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難怪德國人包攬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來看人家小孩0-6歲學什麼!

20世紀,德國可以說是包攬了世界一半的諾貝爾,
比其它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多。
德國人一直以聰明和嚴謹著稱。

德國人之所以令全世界都刮目相看,
這與德國人的早期教育有著非常重大的關係!

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是經過反复思考與實踐得出來的。

在0-6歲的時候,
是孩子身體與智商飛速發展的時期。
而德國的教育為世界所矚目,
他們是如何培養出這麼多諾貝爾獲得者?


幼兒園
1、“玩”
德國的幼兒園跟中國幼兒園不一樣,
德國的幼兒園沒有明顯的班級,一般都是混齡制。
有些孩子從2-3歲的時候開始進入幼兒園。

每天到幼兒園之後,他們自己玩,
自己找喜歡的朋友,選自己想玩的東西。
因為小孩子,“玩”是重要任務。

有時候,老師還會帶他們參觀各種地方:
麵包店、福利院、警察局甚至殯儀館,
老師會邀請這些地方的人給孩子們講一些基本常識。


而且最重要的是德國的每個幼兒園的教學目標都是老師們自己決定,
而不是教育局統一規定。

2、孩子沒有讀寫任務,沒有作業
德國的幼兒園規定,不能給孩子佈置作業和讀寫任務,
所以我們在德國的幼兒園聽不到讀書聲,
也看不到孩子放學回家寫作業。

德國人認為,過早開發孩子智力會損害孩子的學習熱情,
所以,德國人都願意讓孩子晚幾年上學也不願意讓孩子討厭學習。
就連興趣班,也是孩子6歲之後才開始上。

3、培養生活技能
都知道,德國的孩子生活能力很強,
因為德國的幼兒園,會擺放一些舊電器讓孩子接觸甚至修理,
他們會跟孩子一起制定各種計劃,
而不是老師單方面的製定來讓孩子實施。
所以,在孩子幼兒園畢業時,
孩子們已經是一個能自理的小孩子了。

4、如何適應幼兒園
德國人會讓媽媽在孩子上幼兒園前3-4天陪著孩子,
媽媽們在旁邊聊天,孩子們一起玩;
第4天放學前,他們會告訴孩子,
媽媽不能總是陪著,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第5天,媽媽離開一小時回來;
第6天,媽媽離開3小時回來......
這樣,大大的減少了孩子心裡的分離焦慮。


家庭
1、培養自主獨立能力
正常情況下,在孩子2歲之後,
孩子心理上就有一種想要動手的慾望。

德國人讓寶寶自己拿勺子吃飯,
他們不怕孩子吃不飽,也不怕寶寶弄得到處都是,
因為他們一直都堅持:怎麼吃飯是由孩子自己決定。
而中國媽媽總是追著孩子餵飯,
怕孩子吃不飽,不想讓孩子瞎折騰。

2、培養孩子責任感
德國媽媽從來不包辦,而中國媽媽總是幫孩子舖好路。
當孩子不小心碰到別的孩子,孩子就需要自己道歉;
玩了玩具,就要自己收拾......
要讓孩子為自己做過的事情負責任。

讓孩子自己選擇做什麼事,
但是既然選擇了,就必須要承擔事情的後果。
希望孩子從小擔負起責任、懂得照顧別人,而不總是被人照顧。

3、培養鍥而不捨的品格
德國人的家庭觀:“你沒有失敗,只是暫時沒有成功。”
所以德國的孩子從小就懂得這個道理。
而中國的媽媽安慰孩子:
“雖然你失敗了,沒有成功,但是你努力了。”
雖然只是一句話,但是給孩子帶來的觀點卻一樣,
給孩子的影響也不一樣。


4、尊重孩子的選擇
中國媽媽覺得孩子學會分享最重要,
當孩子拿到東西的時候,都是會選擇讓孩子分享。
但是在德國媽媽眼裡,
只有“誰先得到,誰先玩,其它小朋友需要學會等待。”
這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

對於這點,我是比較支持德國媽媽的觀點。
因為一方面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另一方面是給孩子傳遞信息:
你努力你先得到了就是你的,別人奪不走。
因此驅使德國孩子為自己的目標奮鬥、爭取快人一步。

5、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書籍能為孩子打開全新的世界。
德國人很愛看書,他們往往都會把書籍看得不能再看了,
他們告訴孩子,書是有生命的。
所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讓孩子更成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中國的教育跟德國的教育都各有優勢。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德國的教育有很多過人之處,但不能一味的盲從,
我們可以學習他們優秀的地方,
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更優秀。

德國很多故事都值得我們反复看反復學習,
哪怕只是一個小啟示,都會讓我們受益終生。
能讓自己孩子變得優秀,學習人家可取的教育方法,
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