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關於寶寶積食,作為家長要細心觀察!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葡萄!今天要來說說關於「關於寶寶積食,作為家長要細心觀察!」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source: toutiao)

(source: toutiao)

小兒時期尤其是嬰幼兒脾胃功能(即消化功能)虛弱,若餵養不當,乳食無度或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均能加重脾胃負擔而致積食。中醫認為胃主受納,為水穀之海,屬陽主氣。脾主運化,為化生之原,屬陰主血。如由傷食、傷乳致脾胃受損,受納運化失職,升降失調,遂成積滯。證見食慾不振、腹脹、嘔吐、吐出物有傷食酸味,時有腹痛,哭鬧不安,或伴有腹瀉,大便奇臭。

寶寶若發生積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暫不宜進食,儘量減輕脾胃負擔。

腹部按摩,增加腸胃蠕動。

給予助消化、養胃藥,如出現嘔吐、腹瀉時可酌情進行輸液。

推拿治療:

1、清大腸經

 

位置:位於食指橈側面,食指間至虎口成一條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托住孩子的手掌,暴露橈側緣,然後用另一隻手的拇指螺紋面從孩子手掌虎口推向食指指尖。

作用:清利腸腑、除溼熱、導積滯,多用於治療便祕、食積等症。

時間:3分鐘

2、揉板門


 

 

位置:板門位置在拇指下。

手法:掌面大魚際肌之中點,重按有痠麻感,為胃全息反應點。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多用於防治食積、腹脹、食慾不振。

時間:5分鐘

3、順運內八卦

 

 

位置:內八卦位於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之中指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作畫圈狀。

手法:以圖中黑點為起點,做順時針作畫圓,運的感覺為接觸面板,又不產生壓力,又像是懸空,想象八卦那種柔和感

作用:形滯銷食,常用於食慾不振等病症。

時間:5分鐘

4、推四橫紋

 

 

位置:四橫紋位於四指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

手法:用拇指橈側緣或食、中指螺紋面,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稱為推法,為改善積食等問題的要穴之一。


時間:3分鐘

5、掐四橫縫

 

 

位置:四橫紋在手掌面,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注:“指間關節”即指骨與指骨之間形成的關節)。

作用:理中行氣,化積消脹,退熱除煩。四縫也為消化類的常用穴位之一。

時間:5分鐘

6、下推七節骨

 

 

位置:該穴位於腰骶正中, 第4腰椎至尾椎成一直線。

手法:用一手拇指或者食指、中指外側緣自上而下直推,約100-300次。

作用:向上推溫陽止瀉,並治脫肛;向下推治便祕等症。

時間:3分鐘

7、分腹陰陽

 

 


位置:腹陰陽即兩肋弓下緣(也可以說是自中脘到臍)

手法:用雙手拇指自劍突下分別沿肋弓下緣或中脘到臍,向兩旁分推。

作用:健脾和胃,理氣消食,多用於防治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煩躁不安、夜啼等症。

時間:5分鐘

8、摩腹

 

 

手法:一般採用順時針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的方向運動,堅持操作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成人也是。稍大點的孩子可以採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滲透力進行。 作用:健脾和胃,理氣消食,多用於防治腹痛、腹脹、便祕、疳積等症。

時間:5分鐘

9、揉足三裡

 

 

位置:足三裡位於外膝眼下3寸,脛骨旁1寸。

手法:用拇指按揉該穴。

作用:足三裡為人體第一保健穴位,按揉足三裡可健脾和胃、調中理氣、通絡導滯,對於孩子因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積不化有調理作用。

時間:5分鐘

10、捏脊

 

 

位置:後背正中,整個脊柱,從大椎至長強成一條直線。

手法:由下往上提捏孩子脊旁1.5寸處3-5遍,每捏3次向上提一次。

作用:捏脊可以促進孩子脾胃消化,避免腸胃積食。

時間:3-5遍

11、清天河水

 

 

位置:天河水位於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曲澤)成一直線。

手法:用一隻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後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橫紋推向肘橫紋直推,推的方向一定是從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作用:清天河可清熱解表,瀉心火等,為常用小兒推拿穴位之一。

時間:3分鐘

 

 

注意事項:1、推拿最好一天一次(重症推拿兩次),推拿只做小孩左手,推拿力度為帶動皮下組織,推拿介質用爽身粉或嬰兒油。 2、小孩年齡不同,組方中各穴位相同時間下的推拿次數會不一樣,須注意。 3、厭食的小孩重點是揉足三裡與揉腹,每天早晚堅持揉5分鐘,長期堅持必能改變小孩脾胃狀況。 4、如果通用方使用後,症狀仍得不到緩解,請及時到有經驗的小兒推拿調理師或正規醫療渠道治療,切莫在家獨自折騰耽誤孩子病情。 5、如果孩子內熱較重、或者因積食而發燒,可加推清胃經、清補脾經、退六腑。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趣或是對你有幫助的話,分享讓更多朋友看看,討論一下你們的想法吧!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親子天地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