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我家寶寶便祕了嗎,其實有80%的家長都做錯了!

各位讀者安安阿~~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葡萄!今天要來說說關於「我家寶寶便祕了嗎,其實有80%的家長都做錯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呢!一起來看看吧!

 

(source: toutiao)

 

為了寶寶的便便,媽媽們真是操碎了心。

在判斷寶寶是不是正常排便,有沒有便祕時,80%的家長都用錯了方法,關於寶寶便祕的幾個常見誤區,你中了幾個?

誤區一:沒有每天便便,一定是便祕了

誤區二:3-5天還不排便,肯定便祕了

誤區三:母乳更加容易引起便祕

誤區四:喂新增益生菌的奶粉不便祕

誤區五:寶寶便祕用開塞露就萬事大吉

誤區六:寶寶便祕就吃益生菌

看到這裡的寶媽們,你是不是經常也有這些困擾,關於寶寶便祕的這些事兒,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寶寶為什麼會便祕

除去先天性畸形、遺傳因素原因外,最常見的便祕原因有以下幾個:

1. 飲食習慣

寶寶吃得太少,消化後液體吸收,餘渣少致大便減少、變稠。寶寶挑食,飲食結構不合理,蔬菜水果吃得少。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質而碳水化合物不足,腸道菌群對腸內容物發酵作用少,大便易呈鹼性、乾燥。

2. 腸道功能失常

寶寶生活不規律,不按時大便,沒有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學齡期寶寶常因早上起得晚,無法清晨排便,而上課憋住大便也是便祕重要的原因。常常使用瀉藥、缺少體力活動、慢性疾病如營養不良等都可以引起便祕。

3. 精神因素

寶寶情緒差、焦慮都可能引起便祕。

當然,便祕還可能與近期服用的一些藥物和疾病有關,胰島素分泌過少、胃腸激素異常、直腸區域性解剖結構異常等因素也可以引起便祕。

 


 

寶寶排便少,就一定便祕了嗎?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排便模式,其排便的規律與腸道的運動、消化、吸收、分泌和免疫能力有關。

腸道運動相對較慢,且吸收消化很好的寶寶,腸道對乳汁的吸收率就會偏高,使得食物殘渣較少,寶寶的排便時間間隔自然就會偏長,這種現象被稱為“攢肚”。特別是吃母乳的寶寶,對乳汁的吸收率比吃配方奶粉的寶寶高,排便量也會相對較少。

由此可見,僅僅因為寶寶排便的次數比同齡寶寶少,或者和父母的排便頻率不一致,就給寶寶貼上“便祕”的標籤是不科學的。

便祕主要表現為排便次數減少、大便乾硬和(或)排出困難。

1. 寶寶每週大便次數少於2次。

2. 寶寶大便不是軟的,是塊狀或硬的。

3. 排便費力,寶寶排便過程露出和艱難的表情。

4. 有大便失禁發作。

如果上述情況只是偶然出現一次,媽媽們不用擔心。但是如果每4次排便就出現上述情況1次,媽媽們就要注意啦,寶寶可能便祕啦。

(source: toutiao)

 

便祕的危害

大便在腸道里積留的時間越長,就會變得更加乾硬,更難排出。

有時,因為排便時伴隨的疼痛,孩子有可能會有意識將大便憋回去,造成問題的進一步加重。

如果孩子有憋便的習慣,會在腸道內的積起很大很長的大便,接下來孩子會失去便意,逐漸造成不借助灌腸劑、通便劑或其他治療方法就不能排出大便的地步。

同時,便祕也會引起孩子發生腹痛、腹脹、食慾不振、乏力、失眠多夢等症狀;長此以往,會導致孩子營養不良、精神焦慮,甚至結腸擴張,形成特發性巨結腸。因此,家長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母乳是天然的“通便劑”

有的媽媽可能認為,母乳營養好,吸收完全,食物殘渣比較少,所以導致母乳餵養的寶寶容易便祕。

 


 

其實,母乳餵養的寶寶較少發生便祕。因為母乳中含有水溶性纖維素——低聚糖,它在腸道分解後可以增加糞便水分,從而減少便祕發生的可能。

從餵養方式著手分析,食用加工過於精細的食物或配方粉調配得偏稠、飲水不足;爸爸媽媽在配方粉之外額外補充鈣、維生素D等營養素,部分礦物質無法被完全吸收且與脂肪酸結合成鈣皁;牛奶蛋白不耐受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寶寶便祕。

通過飲食調節腸道、防治便祕是更值得被推薦的方法。

建議媽媽儘量進行母乳餵養,因為母乳是天然的“通便劑”。

如果實在沒條件母乳餵養而選擇給寶寶喂配方粉時,則要注意勿將奶粉衝調得偏稠;且在6月齡寶寶逐步新增輔食後,要注意水分的攝入,以免因水分缺失造成便祕。

在給寶寶新增輔食之後,媽媽可以適量多新增一些蔬菜類的食物,如菜泥等,為了儘可能地保留其中的纖維素,不建議把蔬菜榨成汁給寶寶飲用。媽媽還可以適量給寶寶吃一些順氣通便的水果,如蘋果、西梅等。

治療便祕的常用藥

1. 開塞露

對於急性便祕效果好,不可以長期使用。(很多寶爸寶媽把開塞露當做治療便祕的靈丹妙藥,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可長期使用!不可長期使用!不可長期使用!)

2. 滲透性瀉藥

乳果糖、聚乙二醇,增加結腸滲透負荷,可長期使用。

3. 容積性瀉藥

小麥纖維素,通過滯留糞便中的水分,增加大便含水量和體積通便。

喂新增益生菌的奶粉不便祕?

即使有額外新增的益生菌,奶粉或混合餵養的寶寶便祕的發生情況反而較多。

主要原因有:

1. 奶粉衝調過稠

這種情況下需要媽媽們確保按照正確的水、粉比例衝調奶粉;

 


 

2. 盲目地補充鈣、鐵、鋅等礦物質

若給寶寶餵養配方奶,其各種營養素已能滿足寶寶需求,額外補充的礦物質會與脂肪酸結合形成鈣皁,引起便祕;

3. 牛奶蛋白不耐受

(source: toutiao)

 

寶寶便祕就用開塞露?

有的媽媽,只要寶寶便祕,馬上用上開塞露,彷彿這樣就萬事大吉了!

使用開塞露,是解決眼前問題的方法,它治標但不能治本。

如果需要使用開塞露,媽媽們首先要清楚開塞露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寶寶便祕問題,只是作為緩解便祕的一種手段。

那麼使用開塞露,有沒有副作用呢?

使用開塞露只是暫時刺激排便,只要使用時沒有粗暴地機械性損傷肛門和直腸,不會帶來副作用。

如何正確使用開塞露,應注意以下幾點:

(source: toutiao)

 

1. 選用兒童劑量開塞露;

2. 在開塞露藥物頸部開口處塗些橄欖油;

3. 在孩子肛門附近塗些橄欖油;

4. 將開塞露藥物的頸部輕輕加壓推入肛門進入直腸;

5. 擠入藥液;

6. 拔出開塞露頸部後,用手夾住肛門,保持數分鐘;

7. 協助孩子排空乾燥大便。

寶寶便祕就吃益生菌

益生菌,不是想用就能用的。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最常見的益生菌是「雙歧桿菌」和「乳酸菌」的微小菌株,研究證明,這兩種益生菌可以預防或治療嬰兒感染性腹瀉和溼疹等症狀。但是,對很多其他的健康問題來說,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證實單用益生菌可以改善,包括便祕。

而且,益生菌可能的益處只有在攝取了足夠的益生菌時才會體現。一旦嬰兒停止飲用新增益生菌的配方奶,腸道內的細菌就會回到之前的水平。

其實,益生菌更適合在寶寶腸道功能紊亂的時候使用,如腹瀉、消化不良、使用抗生素時

而且,媽媽們要注意選擇不含奶、糖等的益生菌製劑。

(source: toutiao)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葡萄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親子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我家寶寶便祕了嗎,其實有80%的家長都做錯了!」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