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用好睡前這個黃金時間,孩子健康和親子關係都會大大增強!

大家好,我是 葡萄 今天來跟你說說 用好睡前這個黃金時間,孩子健康和親子關係都會大大增強!吧!讓我們來看看!

記得兩年前看過一檔叫《超級保姆》的國外節目,有一對夫妻為三個孩子晚上入睡難傷透了腦筋,只好請來專業的育兒師幫忙解決。當天晚上,孩子們磨磨蹭蹭地上了床,哄了半天終於是安靜了,要入睡了;但沒想到一個多小時之後,孩子們又活蹦亂跳地跑出臥室,繼續要求玩。夫妻二人幾乎每晚都坐在沙發上,不斷地等著這樣的情景重演。
這一幕讓我印象極深。育兒師費了很大的工夫,才最終讓情況有所改善。不得不承認,睡覺真的是困擾很多父母的一個問題。

孩子入睡難,各有各的原因。我的觀點是,與其和孩子在睡覺問題上不斷鬥爭,不如換一個思路,那就是把睡前這段時間利用起來,變為一個黃金時間來與孩子好好共處。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夜晚時候,兒童更需要安全感,因此對於親情產生一種天然的需求,比如很多小寶寶一到晚上就愛黏著媽媽。睡前陪伴著孩子,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安全感,是對孩子的情感慰藉,也是增進親子感情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在陪伴孩子入睡的同時,可以安排一些具體的內容。不妨試試以下幾種方式。

1、睡前故事。

這是很多家長都會選擇的方式,也的確是對孩子非常有益的一種有效陪伴。有的孩子是要求必須爸爸媽媽講,有的孩子是聽手機裡的兒童故事。我在生了老二之後,老大基本上就是聽手機裡各種講故事的APP,我把老二哄睡後,就會和他一起聽。我一般會與孩子做一個約定,先聽一個我幫他選擇的故事,比如成語故事之類的,然後他就可以自己選擇想聽的。當然,睡前故事也會有一個問題,有時候孩子會越聽越興奮,所以要定一個大致的時間,到了規定時間就停掉睡覺。 如果家長有時間和能力,可以嘗試自己給孩子編故事,選一個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自己編情節,或是和孩子一起編,這是一種提高孩子創造力的方式。也可以向孩子講講自己的故事,我家老大就非常喜歡聽爸爸媽媽小時候的故事,他非常不能理解為什麼我們小時候沒有手機,沒有樂高,對於那個年代非常好奇。通過講媽媽過去的事情,孩子增加了對父輩的瞭解,親子間也有了更多的共同話題。

2、給孩子做做按摩。

如果每天睡前能花十分鐘左右給孩子做一個簡單的按摩,對孩子的身體會有不少好處,包括可以緩解孩子一天的疲勞,還能針對孩子的體質做一些簡單的調養。我每天晚上會給孩子捏脊。方法是兩手沿著孩子脊柱的兩旁,把皮輕輕捏起來,邊提捏,邊向前推進,由尾骶捏到項部,重複5到10遍。然後,會給孩子做一下眼保健操。孩子會感覺非常舒服,入睡也比較快。有的孩子脾胃不好,可以睡前給孩子輕輕揉一下腹部,有的家長還會給孩子捏腳趾,都是為了疏通經絡,促進孩子的健康。


3、一起聽音樂。

有很多媽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用睡前音樂來幫助寶寶入眠了。睡前聽音樂,其實是向寶寶傳遞“該睡覺”的訊號,同時可以讓寶寶情緒安定下來,進入一個適合入睡的狀態。現在網上的睡前音樂非常多,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來選擇。 很多專家建議,睡前音樂最好是輕柔、無歌詞的純音樂。我認為,如果由爸爸媽媽自己哼唱,即便是有歌詞,也沒有關係,只要曲調不要過於激烈就可以。在老大一兩歲的時候,我和爸爸就經常給他唱歌哄睡,當然,唱的都是我們自己喜歡的。直到現在,孩子還能清楚地記得那些歌曲,時不時會自己在手機裡找出來聽一聽。

4、與孩子聊天。

這恐怕是最容易做到的一種方式,卻也是最溫情、最有效的一種睡前陪伴。有時候,我陪孩子躺在床上,他會突然說到幼兒園發生的一件事情,我就會好奇地追問,對於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就就有了更多瞭解。孩子還會突然問到他不明白的一個問題,是他白天在書中或是電視中看到的,什麼型別的問題都有,我們也會就此展開一些討論。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孩子,也聽聽孩子的奇思妙想,非常有意思。聊天,是一種心靈和思想的溝通、碰撞,是父母與孩子非常重要的紐帶,而睡前安靜的環境非常適合小聊一會兒,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父母珍惜的寶貴時光。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葡萄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親子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用好睡前這個黃金時間,孩子健康和親子關係都會大大增強!」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