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父母不能跟孩子發火!但這兩種情況例外,而且還無需道歉!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父母不能跟孩子發火!但這兩種情況例外,而且還無需道歉!」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在孩子面前舒緩我們的情緒,首先要清楚憤怒的背後是什麼?

負面情緒

負面的情緒,有憤怒、焦慮、悲傷、抑鬱等等。一般來說,不會把快樂、興奮那種特別滿足,或者特別喜歡的情緒當成負面情緒。

都說不能吼孩子,要心平氣和,但是我們都知道不吼、不生氣是不可能的。
但吼了也常常沒有效果,反倒事後後悔。的確,情緒管理是親子關係中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
一面是家長的尊嚴與權威,一面是我們內心真實的感受,這個度該如何把握?
父母在孩子面前,到底應該如何管理和表達我們的情緒呢?


穩定的情緒是指我們的情緒要有規律。育兒過程中父母要保持穩定的情緒,但這不代表我們沒有情緒或是不能表達內心的感受。
恰當的做法是讓孩子知道父母大致在什麼情況下會高興,什麼情況下會傷心,什麼情況下會發怒……
當孩子可以把握父母的情緒規律,對父母的喜怒和底線心中有數,就不容易被對方的情緒變化所擾動以至於受到驚嚇,影響親子關係。

家長和孩子都需要表達真實感受

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如果可以做到讓情緒的變化有規律,而且讓孩子充分把握這種規律,那麼孩子在和父母及父母的情緒互動的過程中,就不容易受到太大的衝擊。
所以比起一味壓抑、隱忍、克制自己的情緒,假裝自己“沒有情緒”,或是“情緒穩定”,更理性的做法是用合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情緒。

我們推薦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講求“一致性”原則,告訴孩子你此刻真實的感受:
媽媽現在很生氣,因為媽媽今天很不開心;媽媽覺得有點難過,因為媽媽遇到了一件什麼事……
這樣不但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反而會促成親子間真實而坦誠的溝通,也會幫助孩子識別和管理情緒,面對自己的感受,構建真實的自我。


發完脾氣不一定需要道歉

明明是之前三令五申,大人和孩子之間已有約定,所以同樣的錯誤說過了,再犯就應該馬上制止,這是完全合理的。
而之前和顏悅色的說服教育無效,先在就只能吼了。而在“吼”的一瞬間,親子關係是斷裂的,這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

所以問題來了,父母對孩子發了脾氣之後,要道歉嗎?
對此我的看法是,是否道歉取決於孩子所感受到的傷害來自哪裡——如果是因為父母的大發雷霆讓孩子受到了驚嚇和傷害,我們就應該為此跟對方道歉。
我們跟孩子說“對不起”,表達的意思不是說我發脾氣是做錯了,而是表示“我知道這樣的態度給你帶來了傷害,並且我知道這讓你很不高興,很害怕,現在,我歡迎你表達自己的感受。”

如果不是,父母則不需要為此道歉,因為道歉就等於在告訴孩子,在這個家庭裡憤怒這種情緒是不被允許的。
這也意味著告訴孩子憤怒、生氣是錯誤的——你不可以憤怒,不可以生氣。
長此以往,很容易會讓孩子成為一個無法允許自己憤怒以及表達憤怒的人,而克制和壓抑情緒遠比發洩情緒的後果更為嚴重。


父母對孩子發了脾氣,未必需要道歉,但是一定需要事後溝通:剛才在爸爸媽媽心裡發生了什麼?
之所以那麼生氣,是因為我有什麼樣的需求?當我看到你怎樣的表現時,我的需要落空了,讓我感到了憤怒……

情緒是日常生活作用在我們身上最直接的東西,我們需要花時間,花工夫來一起學習、體會它、管理它,更好地使用情緒生產力,和它和平共處。
非暴力和一致性的溝通,是親子之間在爭吵之後重新恢復連接的方式,也是説明孩子接納各種情緒以及瞭解我們情緒產生的原因的過程。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父母不能跟孩子發火!但這兩種情況例外,而且還無需道歉!」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cnread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