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孩子這6個習慣最糟糕,家長一定要「逼」他改過來

很多家長群裡都在「吐槽」自家孩子,
好吃懶做、沉迷電子產品、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來······

確實,現在的孩子,被父母老師要求更多的可能是學習、
興趣特長方面,而習慣養成教育常常被忽略。

其實, 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
而是隨著成長逐步養成的各種好習慣。

教育家曼恩說:「習慣仿佛一根纜繩,
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
它就會變的牢不可破。」

好習慣如此,壞習慣更是如此。

有些壞習慣,如果不及時糾正可能就會「污染」孩子的內心,
抑制孩子潛能的表達,成為孩子性格中的弱點,
對他整個人生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比如下面這6種:

一、做事磨磨蹭蹭


對策:

利用鬧鐘、沙漏、計時器等説明孩子感知、
認識時間,讓孩子能大致明白2分鐘、5分鐘、
1小時等時間段究竟是多長,培養最基礎的時間觀念;
適當讓孩子承擔磨蹭的後果,
讓他明白磨蹭是要付出代價的,
比如起床、吃早飯磨磨蹭蹭,就要承擔遲到而被老師批評的後果;

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理、可執行的時間計畫表,
讓孩子把日常生活中固定要做的事情規定在各個時間段內完成,
督促孩子提高效率,堅持下去形成一種習慣。

避免反復嘮叨、催促,
這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依賴家長的指令,
更加不主動,家長只需在孩子高效地,
完成一件事時給予鼓勵和讚賞,
會讓他更加積極地朝好的方向發展。

二、公共場合聲大

對策:

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當教給他一些公共規則和禮儀,
比如公眾場所保持安靜、不隨地扔垃圾、
打擾別人、按順序排隊,
讓這些好品德從小在他們心中紮根;
洛克說過:「禮貌是一種語言。
它的規則與實行,主要要從觀察,
從那些有教養的人們舉止上去學習。 」


三、看電視沒節制,愛玩電子遊戲

對策:

父母應 儘量延長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年齡,
説明孩子找到其他更有意思的事情做,
比如多陪陪孩子和他一起做遊戲、讀繪本、
玩玩具、出去旅行;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比如閱讀、運動等。
無聊、枯燥、單一的生活會讓孩子更容易被電子產品吸引。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在和孩子協商一致後,
建立恰當的規則,比如週一至週五不許玩,
週末每天1個小時。

讓孩子有分寸、能夠把握好這個度,形成一種良性的習慣。
規則一旦制定,家長不要輕易反悔或妥協,
一定要有原則,和孩子一起嚴格遵守。

四、父母喊他不動

對策:


家長平時 減少嘮叨和無效指令,
在孩子專注做一件事時不隨意打擾,懂得等待;
給孩子發指令時明確、乾脆一點;
變換角色,教孩子換位思考,
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自己的言行帶給別人的感受。

五、說話含糊吞吐

對策:

孩子說話吐字不清、吞吞吐吐,
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越早糾正越好。

孩子平時在表達的時候一定耐心聽他說完,
不要隨意打斷或否定他,多給孩子信心;
再忙,每天也要儘量 抽出固定的時間跟孩子說說話聊聊天,
多帶孩子接觸新環境,新夥伴,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帶著孩子朗讀繪本, 鼓勵孩子大量閱讀,
複述,肚子裡有「墨水」了,
表達起來自然會更加流利、有邏輯。

六、玩完玩具不收,邋遢不愛乾淨

對策:

制定行為標準,和孩子共同遵守,逐漸形成習慣。

比如飯前便後洗手,多久換一次襪子、洗一次澡、
修剪指甲等等,越早培養孩子這種意識越好;
在做家務時多多邀請孩子參與,
鍛煉孩子勤動手的習慣,
東西用完、玩具玩完放回原處,
教孩子學會整理房間、疊衣服等生活小技能

因此,最重要的是,
家長要在孩子面前做好表率作用,
以自身的行動來向孩子傳遞這些正確的價值觀。

教育家盧梭曾說: 「人生中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是從出生到12歲。
在這段時間中還不才去摧毀種種錯誤和惡習的手段的話,
它們就會發芽滋長,直到以後採取手段的時候,
它們已經紮下了深根,以至於永遠也把它們拔不掉了。」

0-6歲是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期,
不良習慣積累越多,
越不容易養成好習慣。

如果你的孩子有上述6個糟糕的習慣,
請一定要「逼」他改過來!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