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很多父母反應,我家孩子嘴懶,
見到“熟人”也不問好,真是愁人。
不妨反思一下,
我們的孩子是向所有人都不問好嗎?
不是的!
送孩子上幼兒園,碰到小夥伴孩子會主動問好,見到老師孩子會主動問好。
為什麼離開學校孩子就不主動問好了呢?
兒童心理專家根據孩子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進行分析,發現主要原因有
1. 熟人只是你的熟人,並不是孩子的熟人
路上碰到自己的熟人,就讓孩子問好。
可你有沒有想過,所謂的熟人只是你自己的熟人,
對孩子來說他只是一位陌生人。
我們從小教育孩子不和陌生人說話,
又怎麼渴望讓孩子向你眼中的熟人他眼中的陌生人問好呢。
給父母的建議:
和孩子偶遇熟人時,不妨先向孩子介紹自己的熟人,再要求孩子問好。
如果我們一上來就迫使孩子向陌生人問好,孩子會感到別扭,
不被尊重,同時心里也很矛盾要不要給這個陌生人問好。
2. 孩子記憶能力弱
遇到和孩子有過幾面之緣的熟人,我們發現孩子不問好,
就立馬斥責他沒禮貌。
但6歲之前孩子主要以形象記憶為主,
且記憶時間短,所以孩子可能對熟人沒什麼印象。
給父母的建議:
遇到這種情況,不要急於斥責孩子,我們要提醒孩子,
“這是……,記得嗎?”觀察孩子是否記得阿姨或叔叔,
若不記得要重新介紹,最後再讓孩子問好。
3. 膽怯畏懼
有的家長見孩子不說話,立即火冒三丈,當著朋友的面批評孩子。
這種行為隻會讓孩子更加膽怯、不自信,也會叛逆心理,更加不會開口問好。
給父母的建議: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首先要控製好自己的情緒,
向孩子解釋見到長輩問好是最基本的禮貌,希望寶貝能做禮貌的孩子。
4. 貼標籤
有些家長見孩子不問好,就表示我家孩子不愛說話,
給孩子貼上“不愛說話”的標籤,貼上標籤後,
孩子認識到大家都知道我不愛說話,
不問好大家也沒有意見,碰到長輩自然不會主動問好了。
給父母的建議:
不要強迫孩子主動問好,更不能隨便給孩子貼標籤。
貼標籤會固定孩子的思維和行動,要多鼓勵孩子,讓他相信自己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