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性格培養的關鍵時期,父母該怎樣避免孩子的不良性格,專家給你這個建議!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性格培養的關鍵時期,父母該怎樣避免孩子的不良性格,專家給你這個建議!」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3~6歲是培養和塑造孩子性格的關鍵時期,因此被稱為“潮溼的水泥期”,孩子的性格、價值觀、行為習慣等大部分都是在這段時間形成的。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是說一個人的性情在小的時候就能夠初見端倪了。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是一個樂觀、自信、正直又富有愛心的人,那麼,在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又有哪些“危險訊號”需要家長們注意呢?當這些訊號出現的時候,作為父母,你是否及時發現了呢?

 


脾氣暴躁

有位幼兒園老師曾經給我講過一個類似的例子。他說,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什麼樣的孩子都有接觸。他的班上就有這麼一個孩子:一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躺在地板上大哭大鬧,不管老師和家長怎麼勸說都無濟於事,這讓他的媽媽很苦惱,也弄的老師們很頭疼。

其實,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有情緒低落,心情不好的時候,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發洩方式。面對孩子哭鬧、絕食等不健康的宣洩方式,家長們就需要通過正確的引導,來避免壞情緒給孩子帶來的危害。建議爸爸媽媽們採取“情感轉移法”,也就是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他感興趣的事情上,遊戲、玩具、兒歌或者是食物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害羞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體會,孩子在家的時候和父母吵吵鬧鬧,聲音洪亮。可是一到了公共場合,或者是見到陌生人,卻一句話也不說。在家像個勇敢的小老虎,出門就變成了膽怯的小貓咪。

對於害羞的孩子,家長們要創造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當孩子不想和其他小朋友相處時,父母們不要逼迫孩子,見了長輩不願意問好,父母們也不要勉為其難,更不要因此挖苦孩子。比如說,孩子不願意和長輩打招呼,家長可以讓孩子幫忙倒水、拿水果;接觸新的小朋友時,父母們可以陪孩子一起玩耍,給孩子一個心理上的緩衝,多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或者是參加一些親子活動,充當孩子和外界接觸的“橋樑”。

不自信

許多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無微不至,不管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只要孩子需要,總會第一時間出現,幫孩子解決問題,從而使得孩子一離開家長就無所適從,什麼事都做不了,變得極度依賴父母,成為一個缺乏自信的人。

孩子的自信心是從生活的經歷中得到的,哪怕是自己成功的穿了一次衣服、洗了一次襪子,再小的事情,都能帶給孩子成功的體驗,這種小小的喜悅正是孩子自信心的來源,所以,只要孩子能自己做的事、能自己解決的問題,家長就不要干預,給孩子一個自己解決的機會,這是培養孩子自信心最簡單的方法。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親子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性格培養的關鍵時期,父母該怎樣避免孩子的不良性格,專家給你這個建議!」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親子天地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