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爸媽們必看!孩子不願分享怎麼辦,來聽聽心理學家的看法吧!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CA!今天要來說說關於「爸媽們必看!孩子不願分享怎麼辦,來聽聽心理學家的看法吧!」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些“善意”的言行,竟然會給孩子未來的人生帶來深遠的影響,聽起來是不是很玄乎,別懷疑,一起來看看吧。

有個媽媽跟我說:“她的孩子一直是一個樂於分享的快樂寶貝,可是近段時間不知怎的,變得非常‘小氣’,不再願意分享了,不管大人怎麼引導,就是把自己的東西看得非常緊。”

這位媽媽很困惑,卻找不出原因來,我讓孩子媽媽找爸爸溝通一下,看看近期他與孩子之間有沒有發生什麼事情。孩子爸爸回想起一件事,前幾天,孩子在吃冰激凌的時候,還是像往常一樣,與爸爸分享,但爸爸擔心孩子冰激凌吃多了不好,所以每次孩子遞給他“吃一口”的時候,他都故意咬一大口。

(source: toutiao)

 

分享本該很快樂

01 孩子為什麼會拒絕分享?私人邏輯的祕密


聽聽阿德勒怎麼說

“私人邏輯”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提出的一個概念,它的意思是說,我們出於個人生活經驗及通過對這些經驗的認識,而形成的屬於每個人自己的內在信念,我們在應用它的時候,往往是無意識的,或者把這些個人的信念視為普遍真理。

簡而言之私人邏輯就是:感知→詮釋→信念→決定。無論是成人、青少年,還是兒童,都在基於他們對世界的感知做決定。先感知他人行為,而後用思維詮釋,秉承信念而做決定。

 

 

私人邏輯原來是這樣的

聽完阿德勒的解釋,我們來看看孩子是如何建立她的私人邏輯

孩子感知到爸爸的“好意”

孩子感知到,當她與爸爸分享她的美味冰激凌時,爸爸每次都是一大口,這樣不斷地繼續下去,自己吃到的冰激凌越來越少,大部份都被爸爸給吃了。

孩子對此做出的詮釋

這樣不對啊!怎麼我好意分享我的美味,可最終變成爸爸吃了一大半,我都沒得吃了。


孩子因而形成的信念

看來分享並不是一件好事,這樣讓我太吃虧了。

孩子最終的決定

不行,我不會再這麼傻了,我的東西再也不跟別人分享了。

02 已經形成的私人邏輯怎麼破?

是把孩子的大腦系統重新程式設計,讓孩子重新做出詮釋?是植入一個信念晶片到孩子的身體裡?還是強行改變孩子的行為,讓她必須分享?但詮釋和信念都深藏在人的潛意識層面,無法輕易察覺,更無法直接改變。

既然孩子的詮釋和信念無法直接改變,孩子的行為也無法強行扭轉,那孩子已經形成的私人邏輯怎麼改變呢?

只有改變私人邏輯的源頭—孩子的感知。如何才能改變孩子的感知呢?當然還是得從孩子感知到的大人的行為做起。

爸爸改變自己的行為

經媽媽與爸爸溝通後,當孩子再次與爸爸分享冰激凌時,爸爸很注意地吃了一小口,孩子非常高興,又感知到分享的快樂。

孩子改變了自己的詮釋


爸爸友善地將自己的擔心告訴了孩子,孩子才明白,原來爸爸是擔心自己吃太多冰激凌對身體不好,並不是要搶自己的冰激凌吃。

孩子重新形成信念

原來分享還是一件快樂的事,是我誤會了爸爸。

孩子最終的決定

我還要繼續分享,感受快樂。

03 為什麼私人邏輯會對人生產生影響

私人邏輯是人們無視事實、隨意行事時的潛在理由。私人邏輯人人都有,且在兒童身上表現的最為突出。通過自己的私人邏輯,兒童會做出很多關於未來應該如何的判斷。這些虛構判斷的內容慢慢沉澱下來,就形成了兒童最初的生活指令碼,成為兒童人格發展的動力,逐漸發展成兒童相對穩定的生活作風,並可能一直保持到成年時期。

因為兒童的思維不合邏輯,客觀性差,所以常常會作出錯誤的判斷(就好像孩子因為爸爸吃大口冰激凌的行為,而做出的“關於分享是一件愚蠢的事,我再也不要分享了”),但他們對自己的這些觀念、判斷、思想的信心卻是與成年人毫無二致。即便是毫無客觀的事實依據,他們也對自己的深層觀念堅信不疑。所以,作為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形成正向的私人邏輯,對於孩子未來的人生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source: toutiao)

 

幫助孩子形成正向的私人邏輯真的很重要

阿德勒認為,人在5歲前時就形成了自己的私人邏輯,這也就是我們的“內在小孩”,當人在遇到壓力時,這個“內在小孩就會跳出來,替你掌控人生航船的舵輪因此,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真的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並與孩子保持良好的連線與溝通,別再讓自己的好意引發孩子的負向私人邏輯了。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CA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爸媽們必看!孩子不願分享怎麼辦,來聽聽心理學家的看法吧!」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