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葡萄!今天要來說說關於「當男孩親媽媽,女孩黏爸爸時,千萬注意這一點,會影響孩子一生!」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我一向主張不在孩子面前數落其他家庭成員不好,尤其是孩子的爸爸。
寶多爸在四歲多的寶多面前成功維護了自己高大的光輝形象,是寶多心目中“最厲害的魔法師”、“專屬大力士”、“行走的人肉大百科”,我自認為我的功勞不小。
即便這樣,有的時候,寶多還是會表現出對爸爸的嫉妒。
比如,有時候我和寶多爸在聊天,寶多在旁邊插不上嘴,他會帶著受傷的表情叫:“哼,媽媽你不愛我了!”有時候甚至會要求:“你能不能不理爸爸,只理我?”
我相信每個家庭都會多多少少出現類似的情況——孩子嫉妒排斥同性的父母一方。
對於這樣的情況出現,異性的父母一方往往會有些“得意”,認為這是孩子跟自己親的表現,會放任孩子的這一情緒,有的時候甚至會在孩子面前數落配偶的不是,助長孩子對同性父母一方的排斥。
生活瑣碎而痛苦,就像張愛玲說:“生活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看起來美好的日子裡總有一些不斷的小瘙癢、小疼痛或者小零碎,磨的人心浮躁。
你不知道該抱怨誰,配偶這個角色正好得天獨厚的近你的樓臺,順其自然地抱怨配偶幾句,雖然解決不了問題,但,總會讓心裡順暢一些。可是,久而久之,你會發現,抱怨上癮,根本停不下來。
我最初只是在簡單的層面上認為,夫妻之間互相抱怨會影響孩子跟另一方的親密度。
父親,母親,孩子,是三個個體,不需要拉幫結派,劃分陣營,也不能讓孩子為了得到一方的溫情而去憎恨另一方。換句話說就是,不要人為的左右孩子對父母任何一方的感受。
後來我發現,這個樸素的觀點在心理學上也是有更深層次的理論依據的。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論,3-6歲是“俄狄浦斯期”。通俗的說法就是:
“男孩會出現戀母傾向且嫉妒父親,女孩會出現戀父傾向且嫉妒母親,他們都期望取代同性的父母而與異性的父母建立唯一的關係。
在這一階段,如果父母有意無意順應了孩子的這個願望,譬如媽媽與兒子建立無比親密的關係,並讓兒子知道,媽媽在乎他更甚于爸爸,或父親與女兒非常親密,並讓女兒相信,爸爸愛她更勝於媽媽,那麼,孩子就會發展出‘俄狄浦斯情結’。
一方面,他會過於依賴異性父母,另一方面,他會對同性父母缺乏敬畏並與之疏遠。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樣的孩子還會發展出一系列的問題,譬如,只結交異性朋友而難以融入同性的圈子,甚至還可能發展成同性戀。”——《為何家會傷人》武志紅
孩子是情感最敏銳的群體,他們總能在父母互相指責的隻言片語中發現他們互相看不到的蛛絲馬跡,並把自己也參與其中。
在大人自負的認為“小孩子懂什麼”的時候,孩子已經迅速的給自己找好位置,準備加入父母之間的戰鬥了。
害處只有無法融入同性圈子、同性戀這些嗎?不,還有更多看不到的惡果在細微處。
就以寶多為例,雖然有時候嫉妒爸爸,但他更希望看到爸爸媽媽感情和睦,他看到我們相處融洽,也會笑嘻嘻的說:“你老公愛你。”他很希望自己長大了成為爸爸那樣的男人,強壯又淵博。
有一個事實是:無論一個男人多麼普通,都不能阻擋他成為孩子心中的英雄。有一天孩子長大了,父親英雄的光環自然褪去,但在孩子心裡,幼時那些美好會留在心底。
如果幼年時期,我不停的在強調他爸爸的平庸,歷數他爸爸的缺點,那他該去崇拜誰?一個男孩心裡沒有男性的榜樣,他該怎樣成長為一個合格的男性?
人類的感情是複雜的,並不是簡單的“與誰親與誰不親”就能簡單概括的。
與母親無限親密的男孩內心深處會生出不易覺察的罪惡感;父親一無是處的孩子仍然會無意識的習得一項與父親一樣的習慣、小動作或者表情,來表示對父親的認同;無數個“你長大了不要像這樣……”其實是個魔咒,孩子長大了多半會也“像這樣”。
幫助孩子順利渡過“俄狄浦斯”時期的方法是,爸爸媽媽好好相愛。
打一個比方:家庭是個舞臺,爸爸媽媽是演員,孩子是觀眾。給孩子關於婚姻和家庭的多少箴言都不如把正確的生活之道、夫妻相處之道真實的演給他看。
雖然我們都不是專業演員,但情感是真實的,我們把努力生活、努力相愛的精神狀態展現給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葡萄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親子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當男孩親媽媽,女孩黏爸爸時,千萬注意這一點,會影響孩子一生!」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