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新生寶寶養育誤區,很多媽媽都犯過,卻都不曾改過!

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新生寶寶養育誤區,很多媽媽都犯過,卻都不曾改過!」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剛出生的寶寶即弱小又脆弱,所以很多新手媽媽按自己的方式來“保護”他,殊不知正是因為這些自以為很好的保護方式,導致寶寶受到傷害。

(source: toutiao)

 

 

 

誤區1:給新生兒戴手套

給寶寶戴手套是想保護他不被自己的指甲抓傷,但這樣做,卻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發育。手套直接束縛了雙手的觸控,限制了手的活動,這不利於寶寶手的動作和觸覺的發育。粗糙、劣質的手套還可能影響面板和手指的血液迴圈。

(source: toutiao)

 

 

 

誤區2:用“蠟燭包”包裹寶寶

寶寶的四肢在自然狀態下,呈外展屈曲狀態,上肢為“W”型,下肢為“M”型。如果用“蠟燭包”包裹,會使寶寶四肢的活動受到很大的限制,不利於血液迴圈以及心肺發育。這樣的包裹還會妨礙觸覺的發展。

包裹太密實了,散熱不暢,還容易出汗,導致面板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誤區3:給寶寶新增果汁和水

母乳是嬰兒最完美的天然營養品和飲料,可提供寶寶所需的全部營養,其中包括水和大部分維生素。所以,對4個月以內的、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不必另外加水和其他飲料,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寶寶也能從母乳中獲得足夠的水分。

生活中人們常常會給4個月以內的寶寶增加水和果汁,認為這樣能補充維生素。其實,這種餵養方法對小嬰兒弊多利少。加了水或果汁後,會減少寶寶吸吮的次數和奶量,尤其是使用了奶瓶和橡皮奶頭後,會降低寶寶吸吮的興趣和慾望。時間一長,母親的乳房得不到及時的排空,導致泌乳量減少。此外,用奶瓶喂水還會增加嬰兒被細菌感染的機會。

誤區4:過分關注寶寶的睡姿

 

(source: toutiao)

 

 

 

不少父母擔心,後腦勺睡平了,會影響寶寶的智力,所以,日常十分關注寶寶的睡姿。其實不必。寶寶的頭顱骨比較軟,睡姿可能影響其頭型,發生“扁頭”傾向。這可能會對大腦的容積發育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對智力發育無明顯影響。經常選擇側臥或俯臥,寶寶的後腦勺會略突,對提高智商沒有直接關係。

誤區5:給寶寶餵雞蛋羹

蛋黃含有嬰兒極為需要的、容易吸收的維生素A、維生素D和銅、鐵,可保證寶寶獲得必須的營養需求。但是,雞蛋的蛋清和薄膜含有致敏物質,寶寶過早食用,容易引起過敏性疾病,如溼疹、蕁麻疹等。患有奶癬和尿布疹的寶寶,食用雞蛋羹後,會使症狀反覆和加重。

(source: toutiao)

 

 


 

誤區6;怕餵食麻煩

注意一定要用小勺喂固體食物。不少父母餵食怕麻煩,或者擔心寶寶吃得太少,把米粉等固體食物灌軟奶瓶裡來喂寶寶。這可能會增加寶寶的食量,導致體重過重,同時使寶寶失去了練習咀嚼的機會。其實,寶寶吃固體食物的一個重要目的——讓寶寶瞭解進食的過程:

坐著→用勺子把食物送入自己的嘴巴里→咀嚼→吞嚥→最後吃飽停止進食。這種早期的良好的進食體驗會給寶寶今後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打好基礎。為了避免嗆咳和窒息,要讓寶寶坐著或由大人抱著吃東西。

誤區7:用哄抱來止哭

哭,對寶寶來說是最平常的事了。現在,寶寶不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要求,只能藉助於哭聲來表達。因此,他的哭聲包含了許多因素,我們應該要學會區分,尋找原因,幫助寶寶擺脫不舒服的狀態。作為父母平時應該多抱抱寶寶、親親寶寶,和寶寶多玩耍,讓寶寶時刻體驗到父母愛的呵護。

不過,也不用寶寶一哭就盲目哄抱,害怕寶寶哭。

 

(source: toutiao)

 

 

 

誤區8:輔食過於單一

嬰兒需要嘗試各種食物的味道。因為接受一種新的食品,有利於寶寶日後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新增輔食的過程中,寶寶對陌生的食品可能會不那麼喜歡,但這不是絕對的,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讓寶寶反覆嘗試。慢慢的,大多數寶寶就會習慣和喜歡上新食品的味道。

對母乳餵養的寶寶,這個月應當讓他嘗試奶粉的滋味,為以後新增奶粉做準備。

誤區9:過早使用學步車


為了方便看護,不少父母會在這個時候將寶寶放入學步車中,讓他自己在地上推來推去玩。其實,這時寶寶腿部的力量和腳的功能尚未完全發育完善,力量有限,如果讓他長時間的在學步車中玩,會影響孩子腿部和腳的健康發育。

誤區10:用“捂”來發汗退燒

寶寶發高燒後,一些父母常常給孩子捂上太厚的被褥,希望讓他發汗、退燒。其實,這樣做不僅不易退燒,還會導致因出汗過多,出現脫水現象,危及生命。發燒實際上是身體狀況的一種表現,寶寶發燒的程度與病情的輕重並不一定成正比。因此,寶寶發燒後必須遵照醫生的囑咐服藥打針,父母還應請教醫生針對病因進行合理的護理。

誤區11:吃太多的水果

(source: toutiao)

 

 

 

水果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味甜,寶寶也愛吃,喂起來也比較方便,導致許多家長會餵過多的水果給寶寶吃。吃太多的水果是不科學的。水果中除了維生素C含量較高外,糖份的含量也比較多,餵食水果過量會導致膳食的不平衡,對健康無益。

 

新鮮蔬菜中也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可以適當多吃一些,尤其是大便較乾燥的寶寶,更要多吃新鮮蔬菜。

誤區12:經常用湯拌飯

寶寶10個月後就可以獨立吃飯了,已經能進食和大人差不多的食物了,但是,寶寶的咀嚼能力和吞嚥能力還是比大人弱得多。有些家長為了方便,沒有給寶寶製作適合的食品,只在大人吃的飯中拌一些菜湯、雞湯餵給寶寶吃,以為這樣寶寶吞嚥可方便一些。

要知道湯裡面雖然有營養,但是並不均衡,長期這樣做會導致寶寶營養不良,同時還會給寶寶脆弱的胃造成影響。

誤區13:孩子越胖越健康

(source: toutiao)

 

 

 

寶寶生長髮育的好壞不能簡單地以胖瘦來判斷的,胖娃娃不一定健康。

一般來說,生長髮育正常、營養正常的寶寶,大都胖瘦適中。從外表看,他們體型勻稱,面色紅潤,面板細膩、皮下脂肪豐滿,肌肉發達有力,頭髮有光澤。肥胖的孩子看上去胖乎乎的,渾身都是肉,但不一定健康。

由於體態肥胖,不便於運動,所以,他們的肌肉鬆軟無力,體質比較弱、抵抗力也比較差,而且動作進展多半比同月齡寶寶要晚一些。

所以父母不要把“胖”當成寶寶健康的標誌。

誤區14:開燈睡覺

許多家長為了便於照顧寶寶,常常會在他的床頭留一盞燈。這看來很溫馨的畫面,卻蘊含著許多不利寶寶健康的隱患。

床頭的燈光不僅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還會影響視力發育。任何人工光源都會對人體產生一種微弱的光壓力,這種光壓力長期存在,會使嬰幼兒焦慮、緊張,難於成眠。

而且人都有一種習慣性,如果長期開著燈睡覺,如果某一天不開燈,就會睡不著。習慣越長越難改掉。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新生寶寶養育誤區,很多媽媽都犯過,卻都不曾改過!」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