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Uber!今天要來說說關於「想讓孩子成才,培養這兩種能力比成績更重要!就看你是成功還是失敗的家長!」的事!不知道大家對於這個有多了解呢?一起來看看吧!
開智慧重於得知識
我和老公最近時時為該如何對剛上幼兒園的女兒進行教育的問題進行爭論。他認為應該報各種培訓班,為女兒進入小學做知識儲備。和我老公有相同想法的父母並不少見。他們在孩子們幼兒時期就急於鞭策他們吸收知識,催促他們識別字母,識記單詞,認為通過這些方式可以增長幼兒智慧,進而讓他們獲得成功未來的可能性。
然而,時代在進步,知識在不停地更替,二十年後,現在所謂的確切的知識,也許已經起不到任何作用。“日心說”被“地心說”徹底顛覆;相對論之後,大家發現牛頓的經典力學是有侷限性的。昨日之是明日未必依然是,以20年前的知識應對20年之後的社會,顯然不是智慧之舉。即便我們教會了孩子們吸收更新知識的能力,依然未必能確保他們擁有應對生活的智慧。
大家對這樣的現象並不陌生:某學霸毫無自理能力;某高材生用自己掌握的化學知識,向舍友投毒;某海外華人博士,承受不了工作壓力,自縊身亡……他們擁有知識,卻沒有自主自立、與人相處、情緒管理的智慧。
知識是中性的。知識本身從來不是力量,有智慧的人才能將知識變為力量。所以開智慧遠比得知識重要的多。
什麼是智慧
地獄裡,一大群人手拿長勺圍著一桶湯,卻因為勺太長而夠不到自己的嘴,就這樣人人只能望湯興嘆,愁眉苦臉;天堂裡,一大群人也是手拿長勺圍著一桶湯,雖然勺柄也長,但大家都舀起湯來喂對方,這樣就都高高興興地喝到了湯。
故事裡,地獄和天堂中大家遇到的境況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天堂中的人有為他人著想的智慧,幫助他人,同時也幫助了自己。這是中國傳統儒學中所提倡的“仁愛”精神。仁愛是一種做人的智慧,是讓自己與社會和諧相處的途徑。
仁愛意識的養成,有助於幼兒很好地處理與自我、與親人、與朋友、與自然界的關係,將為他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仁愛應該是每個幼兒必修的智慧課程。
仁愛是做人的智慧,專注則是讓自己身心愉悅和做事的智慧。
一位久負盛譽的企業家在告別職業生涯之際,應多人要求,公開講一下自己一生取得多項成就的奧祕。
會場座無虛席,奇怪的是在前方的舞臺上吊了一個大鐵球。觀眾們都莫名其妙,這時,兩位工作人員抬了一個大鐵錘。老者請了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上來,讓他用這個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把它蕩起來。一個年輕人搶著掄起大錘,全力向那吊著的鐵球砸去,可是那吊球卻一動也沒動。
觀眾們都以為那個鐵球肯定動不了,這時,老人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個小錘,對著鐵球敲了一下,然後停頓一下再敲一下。人們奇怪地看著,老人就這樣持續地敲了20分鐘,會場開始騷動。老人不理不睬。大概在老人進行到40分鐘的時候,有人尖叫一聲:“球動了!”霎時,會場鴉雀無聲。那球以很小的擺度動了起來。吊球在老人一錘一錘的敲打中越蕩越高,場上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老人用小錘就可以敲動的球卻不能被年輕人敲動,足以看到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須有專注的精神和堅持的毅力。
《易經》中說,聖人因為有恆心,能夠專注於一件事,所以能化成天下。普通人如果能夠專注其事,也是通往聖人的途徑。對於幼兒來說,能自覺地將自己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集中到某一事物上,達到認識事物的目的,這(專注)是一切學習的開始,是孩子應具備的最基本的剋制衝動、自我約束的能力。許多觀察和實驗都表明,幼兒智力的發展與他們的專注力水平有很大的關係。注意力集中、穩定的孩子,智力發展較好;而注意力不集中,不穩定的孩子,則智力發展較差。同時,幼兒專注力的發展不僅影響幼兒智力的發展,而且也影響幼兒對新知識的接受效果。
擁有了仁愛與專注,就擁有了做人做事的智慧。
一個有智慧的人
錢偉長,我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個仁愛而專注的智者。
1931年,錢偉長進入清華大學中文系學習。就在他入校的第二天,“九一八事變”爆發,錢偉長決定棄文從理,改讀物理系,而他入學時的物理成績僅有5分。當他提出了轉系申請時,教授認為錢偉長數理化成績太差。但是錢偉長一再堅持,他陳述自己改學物理的初衷是為了國家的未來。最後教授只得讓步,讓他試讀一年,如果一年內錢偉長數學微積分和物理的成績在七十分以下,立即退回中文系,並要錢偉長同時選修化學,並加強體育鍛煉。那一年,錢偉長除了吃飯睡覺,全部時間和精力都集中在物理上。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一學期結束,錢偉長的物理及格了。到學年結束時,他的數學、物理、化學、外語等科目的考試成績都追到八十多分。
錢偉長先生
從對物理幾乎一竅不通,到成為被愛因斯坦稱讚“這位中國青年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問題”的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錢偉長憑藉的是他的“愛國情緒”和“艱苦努力”,即一種對國家、對民族的擔當意識,和持之以恆,不被他物影響的專注力。
所以,我們的教育目標,從來不應該是獲取更多的知識,而是培養這一種擔當意識,一種對人類、對自然的仁愛思想,一種做事情專注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知識為善,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智慧如何獲得
春秋時期有個有名的造車匠人叫輪扁,手藝全國無人能比。他造車時有個技巧:製作輪子時,榫頭做得過於寬緩,就會鬆動而不牢固,做得太緊了,又會滯澀而難以進入。他一心想要將做得不寬不緊的祕訣傳授給兒子,但就是無法準確地傳達自己心中的分寸感,因此無法將自己造車最精華的智慧教授給兒子。
智慧的傳授不像是單純的規則,靠反覆地練習就可以掌握。智慧本身不是非黑即白的事實性知識,更多的是如何在自己,他人與環境之間獲得平衡,如何在當下慾望與長遠未來之間進行取捨的方式。智慧傳授的艱難,一方面受限於父母本身智慧的存量,另一方面很多的智慧依託於不同的生活經驗和場景,需要有過磨鍊之後的大徹大悟,要完全地複製、傳授給他人,尤其是幼兒,其難度可想而知。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錢偉長先生是如何獲得仁愛與專注這兩種智慧的。
錢偉長先生在《八十自述》中提到,他的智慧的獲得源自童年時期父輩們的薰陶:“幼年平時生活雖然清苦,但每逢寒暑假,父親和叔父們相繼回家,就在琴棋書畫的文化環境中享受到華夏文化的陶冶。……融樂的家庭及長輩的楷模,啟迪著像我這樣的年輕人,懂得要潔身自好,刻苦自勵,胸懷坦蕩,積極求知,安貧正派。”從上述自述中我們可以得到幾個啟示:
智慧傳授的最佳途徑是涵養薰陶
錢偉長先生的父親和七位叔父都是飽學的儒者,在他們的薰陶和教育下,錢偉長關心家國天下,練就了高超的理解力、記憶力和專注力,在聽聞日本帝國主義用一個晚上佔領東三省的報道後,當即決心走"科學救國"的道路,並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專注於物理知識的學習,最終成長為讓愛因斯坦也讚歎的人才!
智慧儲存的最佳方式是內化為性格
對於幼兒來說,他們尚未充分地體驗、感受這個世界,未經歷生活的磨難,直接擁有大智慧顯然是不可能的。但人類智慧卻可以以性格的方式儲存在他們的身上。錢偉長先生正是因為從小養成了刻苦自勵,胸懷天下的性格,在其成人後遭遇祖國臨難、物理基礎差的情況時才展示出仁愛與專注的智慧,克服困難,積極向前。
性格養正的最佳時間是在童年
童年是生命之始,是成人之始。性格形成之後,很難改變。一個人如果擁有好的性格,在社會中自然會如魚得水,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發展。但若不幸養成了惡習,則會積重難返。一定要在童年時就養成良好的習性,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是也。
智慧傳授的最佳途徑是涵養薰陶
一個3、4歲左右的小男孩,在餐館裡和家人一起吃飯。服務員上菜時,不小心把他的玩具小車碰到了地上,還沒等服務員說對不起,小男孩兒就從椅子上站起來,大聲說了一句:“你眼睛瞎了啊!”語驚四鄰。這時,男孩兒的爸爸有些尷尬地吼了孩子一句:“你怎麼說話呢!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
如果說這個小男孩的言語和行為,讓我們覺得詫異並且失望的話,大概這位年輕爸爸說出口的話,更應該讓人感覺悲哀。幼兒從他們聽到、看到的環境中進行模仿學習。
據英國媒體報道,嬰兒的模仿能力不可小覷。出生不到72小時的嬰兒便會張開嘴巴伸出舌頭來模仿成人。通過模仿他人,幼兒可以讓自己站在他人的立場來換位思考,以理解對方的感受。在通過自己模仿去了解他人的同時,也會通過感受他人的內心活動來塑造自己的性格。當幼兒用這種方式瞭解別人時,不是通過概念的推理過程,而是靠模仿;不是靠思維,而是靠感覺。
當然,幼兒還無法分辨模仿行為的是與非,涵養液的好與壞。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自一個人降落到這個世界上開始,便受到原生家庭、學校環境、社會環境、文化環境等的影響,正面的環境對人性的影響如麻之於蓬,生於其中,不扶自直;負面的環境對人性的影響如涅之於白沙,位於其中,與之俱黑。若想幼兒有良好的言行,教育者自己就要成為好的示範者,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涵養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
智慧儲存的最佳方式是將其內化為性格
在醫學界中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案例。有個病人叫尤金·保利,他51歲時得了病毒性腦炎,喪失了大部分記憶。他幾乎記不起自己的朋友。在交談時,他沒法接上話。每天早晨,他會起床,走進廚房自己煎培根雞蛋,然後鑽回被窩,開啟收音機。40分鐘後,他會把同樣的事情重複一遍。斯奎爾發現,尤金雖然無法記住一連串的數字,無法繪製出自己家的平面圖,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女兒和孫輩,但他身上依然保留著年輕時養成的、看上去複雜得不可思議的各種習慣。當斯奎爾給他一杯水,尤金會表示感謝。有人進入尤金的房間時,尤金都會介紹自己,然後寒暄一番。
尤金·保利的遭遇提示我們,即便失去了記憶,人類的智慧依然可以部分地以習慣、性格(習慣是構成性格的主要成分)的方式保留在我們的身上。事實上,智慧儲存的最佳方式是將其內化為性格。
對於來自環境的刺激,人類不像昆蟲或禽獸那樣,產生反射性或者機械性的反應,立即採取行動,而是反覆考慮,以認知、感受、經驗、知識,來判斷刺激的意義,選擇應對的智慧。有這麼一個鏈條: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行為的多次重複會成為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個鏈條為智慧的傳承提供了可操作性的選擇,讓性格養成的過程,成為智慧內化和儲存的過程。即便記憶消失,性格依然存在,智慧依然存在!
性格養正最佳時間在於童年
戰國時期,有一位神醫,人稱扁鵲。有一次,他被魏文王召見。魏文王問他:“聽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答說:“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扁鵲答說:“我長兄治病,是治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於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於本鄉里。而我扁鵲治病,是治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面板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扁鵲的長兄醫術居首,能在病情發作之前剷除病因,中兄次之,在病情初期進行控制,扁鵲治病於症狀明顯,病情嚴重時,醫術居末。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教育之道亦如醫之道。上智者教子,當如扁鵲之長兄,自嬰兒呱呱墜地就引導其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待其身上出現了不好的苗頭,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針對其症狀進行治理。其時已晚!更不會無視甚至“養護”其不好的苗頭,讓其成長為參天大樹。那時,縱使洗髓拆骨,也難以挽回了!
1964年,執導過007系列電影的著名好萊塢大導演邁克爾·艾普泰德開始以紀錄片的形式記錄來自英國不同地區和家庭的14位孩子從7歲到56歲的人生經歷。每隔7年他就會找到這些孩子,拍下他們的最新狀況,於是就有了從《7Up》到《56Up》系列影片,每一集影片都以一句慧語開篇:“讓我帶一個孩子到七歲,以後隨你怎樣帶,隨他怎樣長,他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已是註定。”這句話和中國古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巧合般地相似。而在這部著名的系列紀錄片中,14個孩子的人生無不證實了導演最初的推測——七歲之前接受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教育者一定要在七歲之前,在童年時期,其性格未形成之前,給予性格養正教育。“正其本而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童年的基礎打好了,能慎始,才能善終,才會有美好的未來!人生是一條單行線,有去無回!人生沒有第二次,教育也沒有!
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童年時代是性格養正的關鍵時期,在此時養成良好的性格,對我們的一生都具有重大的意義。誰抓住了童年時的性格養正教育,誰就扼住了命運的咽喉!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Uber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育兒教養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想讓孩子成才,培養這兩種能力比成績更重要!就看你是成功還是失敗的家長!」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