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家長千萬別錯過!寶寶喝奶時很容易會出現奶癬,預防比治療重要!

大家好,我是 葡萄 今天來跟你說說 家長千萬別錯過!寶寶喝奶時很容易會出現奶癬,預防比治療重要!吧!讓我們來看看!

 

(source: toutiao)

 

蟲蟲媽發現,在寶寶的小臉上會出現一些密集紅色顆粒狀的疹子,若用手抓撓則疹子會泛起一層白屑,但不會出現膿水。蟲蟲媽以為是溼疹,去醫院經醫生確診為“奶癬”。醫生說,奶癬多因寶寶過敏引起,營養、消化、衣著、環境等多方面因素都會影響寶寶,使寶寶長出“奶癬”。

嬰兒奶癬有哪些症狀

皮損好發於顏面,多自兩頰開始,漸侵至額部、眉間頭皮,反覆發作。嚴重者可侵延頸部肩胛部,甚至遍及全身。

皮損形態多樣分佈,大多對稱,時輕時重。在面部者初為簇集的活散的紅斑、丘疹;在頭皮或眉部者,多有油膩性鱗屑和黃色發亮的結痂。輕者,僅有淺紅的斑片,伴有少量脫屑;重者為紅斑、水皰、糜爛浸淫成片,不斷蔓延擴大,若過分搔抓摩擦、洗燙,則糜爛加重滲出增多,常因面板破損而繼發感染,引起附近淋巴結腫大並伴有發熱,食慾減退,便幹溲赤等全身症狀。自覺陣發性劇癢,遇暖尤甚,以致患兒常將頭面部在枕上或母親衣襟上摩擦,或用手搔抓,煩躁,哭鬧不安,常影響健康和睡眠。

多發於出生後1-3個月,多在1-2歲減輕、痊癒。少數可演變成小兒溼瘡。

嬰兒奶癬的預防方法

 


 

由於奶癬是一種過敏性疾病,很容易反覆發作,一些見效快的藥膏又大都含有激素,長期使用難免會產生不良反應,因此奶癬應重在預防。

應避免給寶寶過量餵食,防止消化不良;寶寶是牛奶過敏者且不能由母乳餵養,可把牛奶多煮開幾次,改變其成分結構,減少致敏因素;奶內少加糖,或試用其他代乳食品;採用母乳餵養的媽媽,應多吃些蔬菜、水果、豆製品和肉類的食物。

文/星瑩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使用者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source: toutiao)

 

(source: toutiao)

 

號外!由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與中國衛生資訊學會健康醫療大資料家庭健康專委會主辦,中國家庭報社承辦的“第二屆中國家庭健康大會”,將於12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主管部門權威釋出,行業專家深度剖析,業界大咖雲集,帶你解讀“大資料,大智慧,大健康”背景下的健康中國路線圖,欲知詳情,請點選下方“瞭解更多”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葡萄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親子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家長千萬別錯過!寶寶喝奶時很容易會出現奶癬,預防比治療重要!」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