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摟哈摟各位讀者~~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Ant!今天要來說說關於「24周早產兒奇蹟救活!要預防早產,請媽媽們這麼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呢!一起來看看是怎麼樣的事吧!
美國一位名叫Jessica Green的媽媽很是幸運,她孕24周時就出生的、體重還不足700克的早產寶寶Owen,經過長達4個多月的搶救和治療後,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在這幾個月的救治過程中,寶寶經歷了使用呼吸機協助呼吸、患上肺炎、使用抗生素甚至用嗎啡鎮痛、鼻腔插管輸送營養液、多次輸血等一道道普通媽媽們難以想象的坎兒,堅強地活了下來。
↑如今Owen已經一歲多,活潑愛笑,只是身體比同齡人虛弱
醫療團隊和媽媽不拋棄不放棄、奮力救治Owen的整個過程,看得人淚流滿面。
新生兒本就是脆弱的小生命,而早產兒更是脆弱。
我相信,每個媽媽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發生早產的情況。
那麼,到底什麼時候生算是早產呢?媽媽們又該如何避免呢?
↑上圖為深圳孕24周就出生的早產兒“九爺”,出生時體重僅500g
什麼時候生算早產?
早產兒,意思就是沒足月就出生的寶寶。
根據其胎齡和出生體重,早產兒被劃分為輕度早產兒、中度早產兒和極不成熟早產兒三大類。
輕度早產兒指胎齡足33至36周和/或體重為 1.5 到 2.5 千克。中度早產兒指胎齡足28至 32周,體重為1到2.5千克。極不成熟早產兒指胎齡不足28周或者體重輕於1千克。
新聞中24周就出生的Owen,就屬於極不成熟早產兒,是存活率最低的早產兒型別。
在我國,2017年國家衛計委釋出了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早產兒發生率約7%,每年有約120萬早產兒出生。早產是嬰兒死亡的首位原因,早產兒中圍產兒死亡率較正常足月兒高4-6倍。此外,早產兒出生後,如果未及時採取有效的綜合干預,其生長髮育和營養狀況等都將明顯落後於正常足月兒,而且,早產兒因為發育未成熟,容易發生許多併發症和後遺症。
因此很多專家呼籲,孕媽媽們一定要注意預防早產。
↑深圳24周早產兒“九爺”奇蹟存活,這是九爺出院時的樣子
別擔心,預防早產有辦法!
早產發生的原因是多樣的,從胎寶寶的角度說,羊水過多或過少、多胎妊娠、胎兒畸形、胎膜早破等都可能引起早產;從孕媽媽的角度來說,孕期營養不良、高強度勞動或身體過度勞累、宮內感染、宮頸機能不全、情緒波動劇烈,或者肚子受到撞擊等均可能引起早產。此外,吸菸、酗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造成早產的元凶。
針對主要的原因,我們可以做針對性的預防。孕媽媽們需要做到如下幾點:
1.密切配合醫生做定期產檢,避免任何導致早產的危險因素。
2.均衡膳食、合理營養,做好孕期體重管理,讓胎寶寶更健康。
3.放鬆心情,別讓自己身心太過勞累。
4.謹慎行事,避免一切危險動作。
5.提前瞭解先兆症狀,留意伴有疼痛不適的異常頻繁宮縮。
6.積極治療泌尿、生殖道感染,警惕發熱,不忽視其他任何感染。
7.及時診治羊水過多、前置胎盤、宮頸機能不全等孕期併發症/合併症。
8.不抱有僥倖心理,合理安排性生活,孕晚期更要節制,預防胎膜早破。
9.懷雙胞胎更易早產,提前做足準備。
10.孕期的任何健康問題都要格外重視,有異常及時就診。
徐若瑄當時也是不足33周早產,生下兒子小V寶
如果有如下早產徵兆,孕媽媽們要及時去醫院
如果有不可控的因素,導致孕媽媽們有如下早產徵兆,孕媽一定不能硬挺著,也不要著急害怕,要及時去醫院,這樣才能保證母子平安。
1.下腹頻繁變硬伴疼痛
孕媽媽若出現下腹部反覆變硬,伴隨腹部脹痛的感覺,類似月經前的墜痛,且這種感覺頻繁出現。這種情況下,要及時就醫。先兆早產可伴有宮頸管進行性縮短,進而宮口擴張而導致早產。
2.非生理性宮縮
懷孕時,子宮通常是鬆弛的,但有時一天當中子宮可能會有3-5次收縮。此時孕媽媽會感覺肚子硬硬的,但沒有疼痛的感覺,這屬於生理性宮縮。但如果收縮的次數過於頻繁,達到每小時3-4次以上,就不屬於生理性的了,要儘快去醫院。
3.少量的出血
陰道出現有鮮紅色或褐色血絲的黏液分泌物,這種少量出血是早產的訊號之一,這是由於生產前子宮頸內口附近的胎膜與子宮壁剝離,少量毛細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4.分泌物異常
陰道有溫水樣的東西流出,可能是大量流出,也可能是少量、斷斷續續流出,這就是胎膜早破(俗稱“早破水”)。一旦有破水要馬上送醫院,在送醫院的過程中記得儘量少活動,平躺,把腰部墊高,不要動腹部。有的孕媽媽即便是早期破水,在正規治療下,仍能儘量延長孕周後平安生產。
在醫生到來之前,要儘量放鬆心情,避免用力呼吸,最好採取側臥的姿勢休息。醫生會根據孕媽媽的情況提供適當且迅速的處理。
看完後是不是覺得Ant小編在小寶貝媽媽經分享的親子生活文章很好呢?想看更多好文,或是喜歡小寶貝媽媽經的文章的話,可以按讚追蹤並分享這篇「24周早產兒奇蹟救活!要預防早產,請媽媽們這麼做!」出去給大家一起看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