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摟哈摟各位讀者~~我是小寶貝媽媽經小編葡萄!今天要來說說關於「別動不動就說孩子心理有問題,比這更可怕的是父母的無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呢!一起來看看是怎麼樣的事吧!
在麻省理工,曾經有位亞裔家長問我說:孩子不喜歡上學、不喜歡做功課,
他對此非常擔憂,問孩子是否存在什麼心理問題,又該如何治療?
相信有類似疑問的家長不在少數。孩子內向、不愛與人溝通、產生叛逆……在家長看來都是出了問題。
但其實說實話,這些都是正常的情感反應。
正常的情感反應是什麼呢?
正常的情感反應也包括相關的生理反應。比如孩子在考試、說話或者見陌生人的時候,參加比賽或者是被家長要求表演彈鋼琴時產生的緊張感;
或者是孩子表露出的情緒:傷心、難過、不安、不開心、生氣、沮喪或者是憤怒(哪怕是在大人眼裡表達不當的憤怒);
也有的時候是孩子消極的情緒、厭惡、迴避、消極或者是沉默……這些可以是非常正常的情感反應,看當時的情況所定。
一個人的情感反應,就像我們在運動的時候心跳加快,會出汗一樣,是一個非常正常且必要的反應。我就對那位亞裔家長說,你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他每天要面臨那麼多的問題,來自學校的環境、跟老師同學的關係、來自家長的壓力……這些情況引起孩子的敏感跟焦慮,這都是正常的。
正常的情感反應,有時也會受到文化因素影響
比如說在美國人看來有問題的表現,有可能是我們的文化因素造成的正常情感反應。
在我們的文化中,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是什麼?“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順”。這樣就要求我們能夠抑制或者是壓抑自己的感受;“少年老成”、“喜怒不形於色”。這樣就要求我們控制和壓抑自己的表達。
所以我們在國外做精神狀態檢查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個孩子可能在哭訴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臉上掛著一個大大的笑,甚至在很悲痛的時候都會這樣的。這對美國人來說是非常不可理解的。但對我們來說,這也許是一種普遍的,較為正常的情感反應和表達。
如何看待孩子的情感反應?
Children are not miniature adults. 孩子不是微型的、迷你的成年人。這句話讓我至今都印象深刻。這是我在做神經心理學博士的時候,一位很著名的神經心理學家反覆教學生的一句話,是說我們不能用成年人的標準,打一個折來看待孩子的能力、表現跟行為,孩子們的感受、認識、表達、管理控制情緒等方面。
認識正常的情感反應也因人而異,家長不要拿孩子和其他人來比。一個孩子跟另個一個孩子,即使是一個家裡出來的,都可以是天上地下。對情感,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感受,表達處理是由很多的因素造成的,不能比也不要比。
不能因為孩子的表達和表現與其他人的不同,我們就認定他們有問題。有時候家長的過分緊張,反而會使處於正常情感反應中的孩子感到更加緊張或焦慮。
一個孩子的內心,是由多重因素構成的
一個孩子的心理構成是由許多生理原因決定。比方說遺傳,父母的性情或氣質,是內向還是外向?還是慢熱?父母屬於焦慮型的?急躁型的?悶在心裡的?偏執型的?抑鬱型的?悲觀型的?還是樂天派?父母自己社會適應的能力,社會關係的情況,好壞,多寡,都是可以遺傳的。
孩子的成長養育環境,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內心。家庭關係,比方像父母的婚姻關係。離婚不一定會使孩子的內心出現問題,但如果父母把孩子捲入他們的衝突,把孩子夾在中間當槍使的話,那一定會有問題;還有父母與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關係,隔代衝突的程度和處理的程度,也會對孩子的內心產生影響。
對孩子心理構成有很大影響的也包括父母性別角色的意識與處理。在一個家庭當中,爸爸媽媽是男女分工,並且合作,基本平等呢?還是有男尊女卑的現象。或者是父親把母親當做是老媽子,母親把父親當作是銀行。
除了家庭之外,一個孩子的社會環境,是公校是私校?是雙語還是國際學校?他們的課外活動是出於興趣還是被要求?這些對他們的心理構成都會有影響。
如何區分正常的情感反應與心理問題,甚至心理疾病?
在什麼情況下孩子的內心發育會出現問題?我需要強調一下,這是概論,不是絕對的標準。
所謂的心理現象屬於正常的範圍之內,孩子自己跟旁人,老師,同學和家長的交流交往,都不需要特別的擔心,有什麼問題也不防礙生活學習,也會自然好轉。
心理問題是屬於那種有明確的誘因,會防礙生活起居,學習或者是各種人際關係,但是時間不長,有可能會自然消失,時好時壞,確實應該關注,包括提醒孩子去關注的東西。
等我們談到心理疾病的時候,這就是屬於那種誘因通常不是很明確(也會有明確的情況存在),有一些比較明顯的症狀,而且症狀持續不退,有我們所謂的功能性損害,也就是說在很大程度上負面地影響到甚至損害到孩子的發育、生活、學習跟人際關係,這種通常是需要干預,治療才能改善的。
那麼心理現象,問題與疾病的鑑別,大家可以搜尋資訊,現在的資訊十分豐富,因為有網際網路,甚至包括各種語言的,各種國家的都有。各種醫療機構,各種政府機構的資訊。但一定不要自我的診斷,自我診斷有可能會耽誤孩子,不要根據網上的資訊,書本上的資訊或者是別人怎麼怎麼說的資訊來給孩子下一個診斷。
如果有心理現象,心理問題或者是疾病的問題的話,最好的是請教能夠做精神疾病診斷,鑑別的專業人士。
家長需要明白一點:
出現心理問題,絕對不是孩子脆弱不堅強
我在麻省理工學院本科生中調查發現,有40%的孩子在畢業以前會來進行心理諮詢,有的至少一次、有的是多次或者長期的進行心理諮詢。我們可以努力減低但是從來不能杜絕心理疾病的發生。所以及時關注、理解和動用資源來做干預是非常重要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世界有10%—20%的孩子是患有精神疾病的,這中間有一半的病例是開始於14歲以前,所以孩子很小的時候可以有這方面的問題,很小的孩子可以是感到焦慮,而且在兒童期也可以是有抑鬱的。
現在的科研已經表明,甚至嬰兒在很小的時候,6個月以前就能夠感受到父母的焦慮,很多時候,這可以通過直接的心電圖就可以看出來。
所以,心理精神感受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少年兒童的心理疾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國家、任何文化、任何社會。科技的發展,生活條件的優越、父母的關注和孩子的優秀,都不能防止心理疾病的發生,這點是可以明確的。
心理精神疾病用英語來說叫做“Anequal opportunity attacker”,就是“機會均等的攻擊者”,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人所不能倖免。
而且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會被影響到,無論我們做父母的如何的焦慮、如何的自責、我們必須記住的是心理問題和疾病不是一個孩子脆弱、軟弱、不堅強,或者是情商低、智力缺陷、能力欠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