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寶貝媽媽經
  2. {parent_category}
  3. {sub_category}

「媽媽,我想看電視!」三個媽媽不同的做法,成就孩子不同人生!

  • June

  • {create_time}
{DM_BeforeImg}
{img_source}
{DM_AfterImg}

大家平時去參加家長會,
有沒有發現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就是越來越多的小學生都帶上了近視鏡。

同事小肖的兒子才四歲半,
看電視總是眯起眼睛到醫院檢查,
居然是近視眼了。

想起兒子坐在電視機前,
一看就是整半天的情景,小肖真是後悔莫及。

看電視已經成為了每家每戶必備的休息娛樂項目。

現在電視上的兒童節目可以說是琳琅滿目,
各種各樣的動畫片可以說是孩子們的最愛,
很多家長忙於工作、家務,
把孩子交給電視劇“看管”覺得安全又放心。

很多家長都忽略的是,
看電視和看手機一樣,
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智力發展都有著很多的危害,
而且小孩子看電視也是很容易上癮的。

所以當孩子要求看電視,
就需要爸爸媽媽正確的引導。

媽媽采取不同的做法,
對孩子產生的影響可大不一樣。

一、放任型媽媽,只要孩子聽話,看會兒電視又何妨?


很多媽媽在單位工作一整天,
回到家還要做家務,很辛苦,
所以當孩子提出想要看電視的時候,
媽媽第一反應覺得只要孩子聽話,
就讓他們看,有對孩子說:“只能看一會兒。”

雖然有些媽媽會規定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可是後面她們忙自己的事情去了,並未監督孩子把電視機關掉,
結果孩子越看越上癮著迷,最後就停不下來了。

孩子長期愛看電視的危害簡直太多了:

1、最顯而易見的危害就是,
很多孩子因為看電視導致近視眼。

因為孩子的眼睛還沒有發育完全,
如果他們長時間看電視很容易造成視力疲勞,
而且大部分家庭電視比較大,與沙發之間的距離又比較近,
所以對孩子的眼睛的傷害就更大了。

2、看電視會困住孩子的想象力,
阻礙孩子的智力發展。

孩子看電視的過程,
是一個單純的接收信號的過程,
孩子只需要用眼睛看、用耳朵聽,
根本不需要大腦思考和語言的表達。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缺乏獨立的思考,
對孩子來說這種損傷是不可逆轉的。


鄰居家的男孩,上小學一年級了,
他每天放學都要被老師留下,並要求家長過去學校。

因為他是個暴脾氣,
在學校總是和別的同學起沖突,
今天抓女生辮子,明天撓破同學的臉,
孩子的媽媽真是傷透了腦筋。

後來,
他父母帶孩子看心理醫生,
醫生建議孩子要少看電視。

因為,孩子總喜歡看一些關於打斗的動畫片,
這些虛擬的暴力因素,使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總是不經意地模仿。

3、長期看電視還可能導致孩子性格孤僻,與父母親子關系疏離。

看電視的危害,大家都清楚,
那麼當孩子想要看電視,
聰明的媽媽們會學以下兩種媽媽,
這樣既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又能更好地保護孩子。

二、有的媽媽適當的讓孩子看電視,同時還幫孩子建立了時間觀念。

適當的看電視,
可以使孩子的身心得到放松,
但是在電視節目的選擇上,
媽媽一定不要馬虎,
不要以為只有要是動畫片就都適合孩子看。


比如,那些有危險場景或者暴力行為的動畫片就應該少看,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看一些贊揚真善美的動畫片或者一些科普節目。

在看電視的時間上,一定要明確控制。

有些孩子說,“媽媽我要看電視”。

媽媽說,就看一小會兒。

其實,孩子並不知道“一小會兒”是多長時間,
導致孩子完全就停不下來。

而一些聰明的媽媽遇到孩子要求看電視時,
她們第一反應是可以看,但孩子必須遵守時間,
媽媽會監督,比如給孩子提供“電影票”,
一張“電影票”只能看一集動畫片。

時間長了,孩子就學會了自我約束,
還會有比較好的時間觀念。

三、“媽媽,我想看電視”,
“寶貝,今天你的電影票已經用完了,不如媽媽陪你出去玩吧”。

​可能,有很多時候,
孩子提出要看電視或者繼續看電視,
媽媽不同意,就會出現“雞飛狗跳”不可控制的場面。

這時候就需要媽媽用智慧來成功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很多孩子對於出去玩也是很感興趣的。

媽媽提出帶孩子出去玩,
既可以鍛煉孩子的身體,
也可以幫孩子發現更多的興趣愛好。

孩子興趣愛好多了,就不會枯燥無聊,
時間久了,孩子看電視的癮就沒那麼重了。

孩子的一言一行都需要家長細心引導,
身教更是大於言傳,所以要想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家長們也要時刻做好榜樣。

{original_url}
{DM_AfterContent}

相關文章

  • 相關關鍵字:
{DM_BeforeComment}
{DM_AfterComment}

精彩好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