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訂閱 小寶貝媽媽經 新聞推播。

請點選「訂閱」後,再點擊「允許」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

分享

科學實驗:會玩跟不會玩的孩子,差距竟然這麼大,你還在阻止孩子玩嗎?

孩子愛玩是天性,有時不需過度限制孩子,
而是讓他們在玩耍中成長,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1 現在不讓孩子玩,30年後會失業

在前段時間的貴州資料峰會上,馬雲卻語出驚人,道出了令家長們深深反思的教育真相:現在的社會,如果我們還是繼續以前的教育方法,讓我們的孩子從小記、算、背,而不讓孩子去玩、去體驗自然,那麼我可以保證,30年後這樣的孩子找不到工作!

在未來,大資料、機器完全可以取代人類,去做那些需要死記硬背的知識。而機器永遠取代不了的, 是人類的智慧、創造力、情感。 而孩子的智慧、創造力、情感,更多地需要孩子從小在玩耍、體驗自然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


2 讓孩子玩, 真的這麼重要嗎?

答案是肯定的!
心理學家約翰•蒙尼,為了研究“玩耍”的意義,曾用猴子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他把幾隻活潑可愛的小猴隔離開來,單獨關在一個籠子裡,不讓它們跟同伴有玩耍、嬉鬧的機會。

結果,這些被剝奪了玩耍機會的小猴子成年後,在性格、行為習慣上,顯得比其他猴子更加孤僻、木訥,有時還會表現得敏感、易怒、暴躁。


這個著名的實驗,給了教育家們極大的啟發意義:玩耍對於孩子來說, 可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如果在孩子幼時得不到正確引導與滿足,就會在今後的性格、習慣上造成不良影響。


{DM_AfterContent}
Reference:
  • TAG:

精選好文

{DM_BeforeComment}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