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孩子不是天才,不是學霸,不是別人家的孩子,很難從小就做到自律。
管孩子要趁早。
這句話,願與所有的父母共勉。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
其實,我覺得出名這事出早了弊大於利,
年紀輕輕,有了盛名,難免輕狂跌跟頭。
可管孩子這事,還是越早越好。
孩子該不該管?
相信很多父母的回答都是:“肯定要管啊!”
但什麼時候管,怎麼管,父母卻拎不清。
我認識一些父母,孩子小時候無比寵愛,
但到了初高中時,給孩子設定各種界限規則,
一旦孩子出現行為問題,便開始處罰打罵,
然後把一切歸結為孩子“青春期的叛逆”。
其實,這樣的結論並不完全正確。
孩子並不是一夜之間變壞,他們長大後出現的各種問題,
和童年時期大人管教不力密切相關。
管孩子要趁早,被很多父母忽略了。
《戰爭與和平》中有句話:沒人和你說不的時候,你是長不大的。
在我們身邊,大多數的父母對孩子說“不”說得太晚,
於是那些教育孩子的最佳時間,明辨是非的最好機會,
常常被父母輕描淡寫的忽略了。
一女同事曾對我說過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看完電影去衛生間,
結果看到一個7、8歲的小男孩跑來跑去,
同事忍不住說了句:“這麼大的男孩子怎麼還來女廁所!”
孩子媽媽在一旁不屑地說:“他還只是個孩子,他能懂啥!”
同事很無語:“這麼大的孩子早就有性別意識,
作為媽媽,不應該告訴孩子要學會尊重別人嗎?
這也是對孩子自己的尊重!”
說完,那位媽媽拉著孩子倉皇逃走。
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太常見了。
多少父母以孩子年齡小為由,包庇縱容孩子的各種行為,
然後指望著孩子將來“樹大自然直”。
“孩子什麼都不懂,是你們想太多!”
“孩子還小,你挺大個的人,跟他計較什麼?”
“等你有了孩子就知道了!”
“沒事,孩子長大了就好了!”
長大,孩子就真的變好了嗎?
一個孩子,小時候不講衛生、吃飯沒有規矩、
對爺爺奶奶沒大沒小、公共場合無視他人的感受,
長大了自動糾正這些壞習慣的概率能有多高?
東西壞了就得修,否則永遠好不了。
孩子也一樣,特別是孩子的習慣和教養問題,
你不糾正,將來吃虧的都是孩子。
每次出差,我總能遇到一些無助的父母跟我抱怨:孩子大了不好管。
有位父親說:“兒子被老人寵壞了,還在讀高二,
卻經常翹課、玩遊戲、亂花錢,怎麼說他都不聽,
甚至沖著我們吼:你們別管我!”
出現這樣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孩子小時候,
父母在管教上偷了懶,於是大了問題隨之而來。
人們常說,父母的陪伴是有有效期的,管教也是。
孩子人生的頭幾年,可塑性是很強的,
很多看起來很小的事情,如果不嚴格一點,
長大後很難矯正,那時候再想管,已經為時已晚。
孩子闖了禍,你包庇縱容;
孩子犯了錯,你不以為然;
孩子有了壞習慣,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對孩子來說,這不是愛,而是另外一種傷害。
要知道,父母的默許和不以為然,都可能成為變相的鼓勵。
有句俗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很有道理的。
孩子6歲前,是心理發育最迅速的時期,
也是孩子性格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
這個時期,父母傳遞給孩子的價值觀,
產生的影響是最深刻,也是最直接的。
記得小時候,父母在衛生問題上對我要求很多,
起床要整理好被褥,自己的東西不能隨處亂放,
自己的房間每天都要掃,桌子也要擦乾淨......
那時我總是不樂意做這些,甚至經常賭氣,
但現在回頭看看,真的無比感謝那些年父母幫我養成的好習慣。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壞孩子,他將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起決定作用的是他的童年是在什麼樣的家庭教育中度過。
管教孩子真的要趁早,否則,以後可能會有更多更大的麻煩等著你。
叛逆期的出現,必有原因
之前,對「青春期」這個詞
我也是這麼理解,
叛逆,不聽話,愛和父母唱反調。
可是,我女兒和她女兒差不多大, 在她身上,這些特徵幾乎看不見。
女兒上幼稚園之前,每天早晨我媽媽來看她,等我下了班,媽媽再回家。
那會兒,每次我出門時,女兒看見了都會哭鬧。
有幾個晚上,我和她談心:寶寶,下次媽媽再上班,你不要哭了,
媽媽去給你賺錢買芭比娃娃,你在家乖乖的,媽媽才能安心上班哦。
她似懂非懂地點頭。
一天早上,女兒在臥室,我騙她說,寶寶,媽媽去客廳看看誰來了。
我拿著包在客廳換鞋,準備偷偷出門。女兒從臥室跑出來,
和我說:媽媽再見,早點回來。
我又驚又喜,她竟然懂得我的心。
那時,她剛剛一歲半。
「叛逆」是孩子成長時,父母的缺席
十多年,我和女兒從來沒有像別的媽媽說的那樣,
孩子越大越不懂事,也不和媽媽親了。
她每天早晨上學時,我們都要擁抱一下,
然後看著彼此的眼睛不捨地說再見。
女兒上小學,我重走了一遍小學路,
把她所有的課本都學習一遍。
國中了,我又開始重走國中路,
背那些早已忘記的數學公式和定理。
做這些,是為了她學習有了偏頗時,好及時給她糾正。
她偶爾也厭倦學習,也有煩惱,也有情緒波動,但從來都沒有過叛逆,
只要我一個擁抱,她就會收起所有的壞脾氣。
我們的心很近,近到從她在我身體裡誕生那一刻
到現在,就一直貼在一起。
其實,所謂的叛逆,
是孩子成長時父母的缺席,
愛的缺席, 耐心的缺席, 糾正的缺席。
別說把孩子丟給老人帶,就算跟著父母,
你卻天天下了班忙著賺錢,忙著自己的事,
當發現你們之間出現問題時,再想管都難,一言不合就叛逆期。
不要說誰家的孩子人家也沒管就怎麼優秀,
那種孩子畢竟太少,幾個當父母的能有幸遇到?
大多孩子不是天才, 不是學霸,不是別人家的孩子,很難從小就做到自律。
缺席了孩子的成長,他就會放縱自己去迷戀遊戲、去熱衷打扮,
去好奇各種新鮮事物,唯獨對學習這件事沒有興趣。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而學壞,是最容易的事。
沒有什麼事比陪伴孩子更重要。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父母在該教育和照顧孩子的時候,
千萬不要藉口工作忙,而忽略對孩子的管理。
在年老的時候,一切榮譽和金錢都是過眼雲煙,
而一個不成器的孩子, 足以讓你晚景慘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