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父母在教育子女時
往往重言而輕行
言教多,身教少
大道理、小道理講了一大堆
但到具體事情上
往往因為父母行為上的小小失檢
便把所說的許多道理給徹底地顛覆了
每個人從生下來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
受到影響最大的也是家庭教育
這種教育有言傳有身教
甚至我覺得身教重於言傳
你生活在這個家庭裡面
你的長輩,你的親人
他們是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工作、對待他人
我想會對孩子產生非常直接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因此
有好的家風
確實是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利的
優秀的父母要用心
我接觸過數百位優秀的父母
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費盡心思!有些人可能會說
有那麼多的父母大字不識一個
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嗎?
其實文盲並非不會教育
這些父母同樣是教育孩子的高手
孩子的問題是父母問題的映射
很多父母將孩子的不好的習慣怪罪到學校身上
怪罪到教師身上
怪罪到孩子自己身上
唯獨沒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其實孩子身上的多數習慣
無論是好習慣還是不好的習慣都是我們父母在有意無意地培養出來的
優秀的孩子多是優質教育的結果
問題孩子多是問題家庭的產物
孩子的問題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
而是父母問題的折射
父母常常是孩子問題的最大製造者
同時也是孩子改正錯誤與缺點的最大障礙
只有不能學好的孩子
沒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只有不會教育的父母
因此在罵孩子的之前罵自己
在打孩子之前打自己
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地改變自己
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
優秀的父母在這方面大都做得很好
他們良好的溝通來源於自覺地遵循了以下這三條原則:
第一個步驟是傾聽,就是讓孩子把話說出來,並且聽懂孩子話裡的真實意思
第二個步驟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結果往往是有道理的
第三個步驟是建議,就是有道理孩子並不一定就能採取正確的行動,因此父母這裡應該給予建議
在這三個步驟中
傾聽是父母們做最差的
每一個孩子都是伴隨著問題成長的
每一個父母也都是伴隨著問題成長的
不碰到問題的孩子是找不到的
不碰到問題的父母也是找不到的
關鍵是要像那些優秀的父母們那樣能夠靜下心來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父母的潛教育化進孩子血肉裡
智力不是最重要的
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
比意志重要的是胸懷
比胸懷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品德
我們在看人物傳記時常常都會對人物幼年時
不同凡響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原因就是這種成就動機對一個人的影響巨大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
「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每個做父母的都應在「言教」的同時
注意「身教」
以身作則,言行一致
時時事事為子女做出「應該這樣做」
「不應該那樣做」的示範
如此才能在子女心目中樹立起美好而高大的形象
使子女不僅明白道理
還知道應該怎樣做